其中,小河嘴煤矿将经济保卫科、后勤管理科整合划转为具有独立市场经营功能的物业公司,将原来的营销科、材料管理科分别划转重组为营销公司、物资供应公司,并向这些划转单位下放人事、分配和经营权,实现了独立核算收支。
5月份朔州市原煤销量624.72万吨,环比增加97.01万吨,增长18.38%,同比减少588.27万吨,下降48.5%。全市累计销售洗煤5489.13万吨,同比减少967.76万吨,下降14.99%。
集团所属煤矿完成286.57万吨,环比减少29.03万吨,下降9.2%,同比减少0.21万吨,下降0.07%1-5月份朔州市累计完成6770.67万吨,同比减少2651.42万吨,下降28.14%。其中:地方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341.29万吨,同比减少1258.94万吨,下降34.97%。占全部工业比重75.7%,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此处为均价)5月份上缴税收5.13亿元,环比增加1.12亿元,增长27.93%,同比减少1.86亿元,下降26.61%,1-5月份上缴税收24.45亿元,同比减少18.1亿元,下降42.54%。1-5月份朔州全市52座煤矿有14座煤矿停产,26座煤矿产量下降,56家洗煤企业有16家停产,25家产量下降。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为53家,亏损额为25.7亿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煤炭产销量双双下降、亏损态势加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缺,纷纷停产限产,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对超能力生产的,一律责令停产;对发现连续超产的,停产时间不低于6个月。
从中长期来看,化解产能过剩将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建立长效退出机制。煤炭行业的暴利吸引资本井喷式涌入。按照设定的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退出国有煤矿300处、淘汰产能3亿吨;关闭小煤矿4000处、淘汰落后产能4亿吨;分流人员100万人。而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产量增速先高后低,2013年煤炭产量达到39.74亿吨,后续有所回落,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36.8亿吨,同比下降3.5%,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2.57亿吨。
而此前有消息称,该专项资金规模首期可能为300亿元。去产能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岗职工的安排,中央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
在去年转岗分流10万人的基础上,还将对巨亏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推行内部市场化经营,实施混合所有和股份制合作等措施。《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山西煤炭行业职工近百万人,仅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职工人数就超过70万人。在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煤炭消费需求则明显放缓,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同比下降2.9%,2015年预计下降4%左右。目前山西共有煤矿1000余座,但业内人士称,其中生产矿井只有一半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煤矿80处。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停产煤矿3.08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14.96亿吨。而征求意见稿提出,2016年底前中央五大发电企业和一定规模以上的地方国有发电企业,对煤矿实施控股参股、并保证煤矿产能达到发电企业2015年电煤实际消耗量的20%以上,2017年-2018年控股或参股煤矿产能达到发电企业上年度电煤实际消耗量分别达到30%、4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表示,从近期来看,主要是依法控制煤炭产能无序增长和产量大规模释放,还有控制煤矿的超能力生产和减少劣质煤使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达到1.25万亿,截至2015年底的十年间该指标更是累计达3.67万亿之巨。包袱 去产能面临人员退出难题在张宏看来,这些政策要落实到位,很关键的一环是主要产煤省的去产能力度。
与此同时,从2016年开始,两年内暂停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已开工的违法违规建设煤矿,在补办手续时,按130%-150%的比例淘汰过剩产能。此外,利用金融手段,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
市场参与者对后期动力煤价格看涨情绪强烈,均在期待7月份下水煤价格上涨的到来有部分客户预测7月份价格可能会上涨15元左右。从秦港日调度数据看,5月份铁路调入量为日均38.47万吨,进入6月份以来铁路调入量为日均33.32万吨,出现小幅下滑。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沿海六大电厂库存总量1229.4万吨,较月初减少12.9万吨日耗总量61.1万吨,较月初增加5.6万吨可用天数降至20天。近期,受产地限产政策影响,动力煤市场供应依然偏紧,各大电厂不得不提高相应的采购价格,以此保证电煤的及时供应。电厂日耗上升、库存下降,促使采购需求逐步增多。三西地区煤炭发运量大幅下降,造成部分煤企暂停对市场户的销售,全力保证对长协用户的供应,由此可看出产地资源的紧张程度。
全国大部分地区电厂前期库存普遍低位。因此,综合上下游供需现状与市场预期,7月份下水动力煤价格或将上调10-15元左右。
有的发煤港口处于半负荷运转,环渤海港口库存整体下降。虽然下游电厂已予以否认,但透露出近期北上抢煤现象增加,部分煤种断货,表明下游的上涨动能也在叠加。
到港拉煤船舶仍然较多,港口运输繁忙,各港口库存回落。产地方面近日,由于限产因素持续发酵,主产地煤矿动力煤销售情况良好,整体库存维持低位,部分煤企销售价格出现小幅上涨。
据市场最新信息,目前电煤的采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由10元-20元不等。6月初,在大型煤企一致涨价因素的刺激下,南方接卸港煤炭价格迎来上涨行情。进入6月下旬,又到了4﹢1调整下水煤价格的时间节点,与此同时,以晋陕蒙为代表的主产地动力煤价格均稳中有升,产地上涨动能正在进一步积蓄。而上周(6月13日-6月17日),由于终端需求支撑有限,煤价持续大幅走高仍显艰难,市场整体以平稳为主。
在下游采购需求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港口库存势必会缩减,出现港口市场供给处于明显偏紧的局面。另外,动力煤涨价预期还来自业内一则传闻:神华从6月24日起不再接新船。
因此,6月份上下游市场累积的强烈看涨情绪,7月份下水动力煤价格极有可能上涨10-15元/吨,且持续上涨态势将会延续到8月底。电厂方面随着迎峰度夏到来,民用电负荷提高,电厂耗煤数量急剧增加,沿海六大电厂日耗会升至65万吨中高位,内陆电厂采购需求也日益增多。
5月末,四大煤企小幅上调煤炭价格,5月底和6月初,沿海电厂曾出现一波集中采购补库潮,加上货源短缺,部分煤种缺货,造成一些船舶在锚地等货或等泊位,一些拉煤船舶推迟到6月份。总体来看,产地限产政策持续这一关键因素,导致市场动力煤供应偏紧,而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来临,下游电厂需求上升,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受国内煤价上涨预期影响后期进口煤仍存上涨可能,但由于海运费及人民币汇率的上涨,进口商利润空间或将进一步被压缩。港口方面近期,受煤矿减产限产影响,铁路运力未能充分发挥,产地发运至港口的资源量依旧偏少,6月底之前船期已经排满。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电厂买不上煤,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具体来看,宁波港(4.92 -0.61%,买入)动力煤价格上涨5元/吨,延续小幅涨势,而广州港内外贸煤价均继续持平
电厂方面随着迎峰度夏到来,民用电负荷提高,电厂耗煤数量急剧增加,沿海六大电厂日耗会升至65万吨中高位,内陆电厂采购需求也日益增多。市场参与者对后期动力煤价格看涨情绪强烈,均在期待7月份下水煤价格上涨的到来有部分客户预测7月份价格可能会上涨15元左右。
从秦港日调度数据看,5月份铁路调入量为日均38.47万吨,进入6月份以来铁路调入量为日均33.32万吨,出现小幅下滑。电厂日耗上升、库存下降,促使采购需求逐步增多。
6月初,在大型煤企一致涨价因素的刺激下,南方接卸港煤炭价格迎来上涨行情。受国内煤价上涨预期影响后期进口煤仍存上涨可能,但由于海运费及人民币汇率的上涨,进口商利润空间或将进一步被压缩。